近年來在一波波學術醜聞衝擊下,不少學者對同行評議提出了質疑。因此,學術出版界掀起建立新評審方式的呼聲,除了「公開同行評議」(open peer review)外,「發表後同行評議」(post-publication peer review)也開始流行。「發表後同行評議」的概念很簡單,就是在論文於期刊發表後,任何人都可以具名或匿名評論。
傳統的出版前同行評議制度隱含許多缺陷:缺少一套固定的標準、拉長出版週期和增加成本等等。例如,匿名進行且評議結果不公開的設計,雖是為了讓評審得以暢所欲言,但卻也缺少「言責」的機制。修改重審的延遲可能長達數月,不透明的評審程序更徒增作者等待的焦慮。
傳統發表前的同行評議基本上是個評選過程,結果通常是「拒絕」或「修訂重新提交」,通過後等於是為論文的真確性背書。雖然期刊登出後也允許大家評論,但一般到這階段不太會去質疑論文的真實性,使得讀者失去了認真評論和驗證的興趣。
和傳統同行評議相比,「發表後同行評議」給文章作者更多答辯的機會,各方立場可在網站上即時呈現,也有助提高學術參與度、打破出版社對學術出版的控制、讓評議過程更加多元、公開、透明。另外,「發表後同行評議」不強制評議整篇論文,評論者可表明只挑論文中自己專精的部分內容來評議。
然而,公開模式也為濫用開了大門,教授學者若遇上喜歡在網路上大言不慚的小白,恐怕也是秀才遇到兵。如果特定議題在社交媒體上獲得廣泛的關注,「公審」是否會影響客觀學術評價?這在人文社會科學和媒體研究領域,已發生過幾則新聞事件。
為防止山怪酸民等等網路物種入侵學術討論空間,「發表後同行評議」除利用各大學術平台擴散外,獨立運營的平台工具像是Pubpeer、TrueReview、PubMed Commons、F1000和Open Review等等也以不同的機制,試驗在「公開」和「評論品質」間取得平衡。
社交媒體上進行的評議也開始受到關注。例如,國際婦產科期(BJOG)近年持續主持線上社區「藍色期刊俱樂部(BlueJC)」,以鼓勵女性健康方面的專家進行學術討論和「發表後同行評議」,該組織每週在Twitter上使用主題標籤#BlueJC交流。
傳統同行評議模式目前為止仍然是主流。「發表後同行評議」是否值得推廣?不同世代的科學家之間意見分歧,這在目前尚在發展階段初期,短期內不能取代行之多年的出版前同行評議,但這對傳統學術出版模式的顛覆,影響正在持續發酵中。
*本文取材改寫自Enago Academy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