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算“夠”?

我和一群博士生們攜手工作了十幾年,甚至還貫徹了麥爾坎·葛拉威爾的10,000小時專家理論。我想,我現在確實有資格自稱為研究教育問題的專家。

我認為,如果你能夠快速地發現你所遇到的問題,並把他們按照主題分類,那麼你其實就已經可以稱之為“專家”了。這是一種和特定專業領域有所區別的“認知實踐”。大部分博士生們遇到的問題其實都圍繞著糟糕的導師(們)、研究設計初稿差勁以及所剩的時間不多了。這甚至都還不包括這些年來,我已經看了無數不同版本的“這個我做不了啊!”之類的問題。 (事實上,我和Shaun Lehmann以及Katherine Firth正在寫一本完全關於這個的書,這本書應該今年年底就會出版了)。

坦白說,在我從事研究教育的這些年裡,我已經很久沒有遇到任何全新的問題了——我遇到的都是一些已知主題的變體。作為一個專家,我已經掌握了一套完整的答案和行動方案,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我都能加以應用並解決。雖然大部分博士生面臨的問題都有相應的解決方案——例如一段振奮人心的談話、在白板上畫出流程圖、一本關於新策略的書或建議——但有些確實沒有什麼特別的解決方案。最困難也最無法規避的博士生問題是“我要知道怎麼樣才算足夠?”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包括很多雜七雜八的東西:論文文獻、數據、字數、構思、參考材料。究竟多少才是夠?很遺憾,對於“足夠”這種難題,我確實也沒有標準的答案,因為每一個學生和論文都是不一樣的。對於這種非常就事論事的問題,我只能從旁提供一些參考答案——我在這裡一共提了三個,每個各付一個相應的策略。

我要怎麼才能知道自己已經充分地閱讀了我所需的知識?

說實話,這個問題的唯一答案是:“學海無涯,你永遠都不會知道”。有些人把每年發表的論文數量比做乞力馬扎羅山,而上面飽飽的一層雪則是被下載過兩次以上的論文。這聽起來完全就是一個過剩的學術生產,而各種主題的文獻卻堆積如山。為了避免發生高原反應,我們還是有必要努力地為自己設定一個明確的界限。

其中一種著手的方式就列出哪些東西與你的主題相關,而哪些東西與之不相關。比如說,有些學科發展的非常迅猛,所以你可以把時間作為一個標準,那麼你只需要去閱讀過去三年五年或者相關的文獻就可以了。除此之外,你的研究方向也可能會有一個強而有力的主題來引導你的閱讀方向,例如:特定的地理位置、時代背景或者參與人員類型。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研究和小學生有關,那麼你可能就不太需要去閱讀關於高等教育的文獻。 方法論也是用來界定閱讀範圍的一個重要方式,如果你的研究方法是定量研究,那麼定性研究可能就沒有太多的參考必要,以此類推。 當然,這種事情其實也可能會有例外,但是混合不同的方法論永遠都需要更加地小心。

無論你怎麼做,你都必須要在論文的某個地方進行說明,這最好是在文獻綜述的部分。 有些人會出於政治或理論上的原因,為自己制定一個非常具體的標準。我曾經遇到過一些博士生,他們只閱讀或引用一些土著作家,而有些人只閱讀或引用女性作家。這樣的策略可能會帶來一些風險,但只要你為你的選擇提供一個充分的論證理由,那也許就無大礙。

小練習:根據你的研究策略和閱讀範圍,嘗試寫一兩個段落,以便和你的導師分享與討論。

我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的文章足夠原創?

原創的問題其實十分棘手。雖然大多數人都會擔心自己的文章不夠原創,或者在研究的過程中被別人挖走,但相反的問題也是有可能發生的,甚至可能更常見。許多學者都提倡通過多學科研究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可以讓研究更具原創性,但這也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我指導過一個學生,她設定的研究問題原創性非常強,是一個把音樂學和模糊邏輯混合在一起的研究。這種混合雖然令人振奮,但論文寫作起來卻非常困難,尤其在選擇評審員的方面更是如此。

如果你选择进行跨学科研究,那么你就有必要充分地了解你论文的主要受众究竟是谁? 以我自己的論文為例,我主要研究的是建築學課堂中的手勢,而我會確保將重點放在教育工作者的身上,把他們作為我的預期受眾。如此一來,我就能從人類學和社會學中獲得我所需要的東西,而不會迷失在知識的汪洋當中。如果我把這項研究限制在人類學的範圍內,那麼這項研究可能就不會被認為是原創的了。因為已經有很多人正在研究手勢,甚至在建築學的學生中也有人進行類似的研究。然而,我之所以能夠找到自己的定位,是因為目前還沒有人把它和建築學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

小練習:根據你論文的受眾寫一個小段落。他們是誰?他們為什麼對你的主題感興趣?你的論文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對他們的知識產生特殊的影響?

我要寫多少才算足夠?

這個問題有一個膚淺(但大多數時候都正確)的答案,那就是“當你達到大學所規定的字數的時候!” 說實話,我們確實知道許多評審員都喜歡較短的論文。因此,要找到合適的文章字數,可以說是一個 ‘邪惡的問題’。根據這個文章,我一般都會鼓勵我的學生不寫超過80,000字。這其實並不是一個硬性規定,更像是一個經驗法則。最近我和一位同事在討論這件事:他擔心我們學校的論文太“薄”了。他之所以會有這個擔憂,是因為他在其他的會議和研討會上和其他資深的同事進行過討論。我們一致地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唉!”是導致論文縮短的重要原因之一。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這顯然和所有事情一樣,都會受流行趨勢與常態影響。你任務就是找到你學科中的流行趨勢與常態,並嘗試去想想自己應該如何回應他們。

小練習: 嘗試去詢問你的師長,看看他們一般會喜歡多長的文章。如果他們沒有辦法具體的給出一個答案,那麼你也可以嘗試去問問文章一般的字數是多少。你可以嘗試根據他們的反應進行分類——看看他們傾向於長的文章或短的文章,然後將這些反應記錄下來。當是時候決定你自己的文章字數時,你可以把你所收集到的字數加起來並看看他們的平均字數,或者根據獲得較多正面反饋的字數做出決定。

我希望這篇文章多少可以幫助你解決一些關於“足夠”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我唯一能給出的忠告是:小心那些自信地告訴你確切答案的人。一個專家會知道他自己應該在什麼時候保持警惕,而對這類問題過於自信,其實就表明對方是一個新手級別的研究教育顧問。你是否還有其他關於如何獲得確切答案的問題?歡迎在評論中留言,也許我會在之後的博客文章中,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

請發表您的意見評論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