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翻譯服務大哉問--指鹿為馬

可口可樂最初進入中國市場時,被翻譯成「蝌蚪啃蠟」和類似「騾馬口蠟」的譯名,自然銷售奇差,最終懸賞徵求譯名,才取了個如此美好又歡樂的中文名字,成為公認的良好翻譯案例

企業在考慮進入國際市場時,是否曾經停下腳步思考公司的名稱、產品名稱或是宣傳資料的題目等,究竟能否被良好的翻譯至目標語言中?如果從來沒考慮過這個問題,那最幸運的情況就是這些名稱都剛剛好被翻譯地完美無瑕、無可挑剔….否則你就得祈禱還沒有太多人發現問題,並且同時進行補救的方案,將品牌重新定位、包裝、及時止損。不論怎麼說,你都不是第一個遭遇到名稱翻譯不當的受害者,這也是為什麼,最好提早從其他人的錯誤當中學習,以免又重蹈覆轍了!

長久以來,美國人不明白為什麼當提及福特推出的Pinto車型時,巴西人都會笑出聲來,而當福特在巴西推出此款車型時,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慘敗。要是美國人早點與他們的翻譯人員進一步商榷的話就會發現‘‘Pinto’’在巴西的葡萄牙語中,有男性的生殖器之意….

不只是英文翻譯服務遭遇到這樣的翻譯問題,其他的配對語言組中,也常出現類似情況,而中文的失敗案例就更多了…..

  • Mercedes-Benz最初的譯名為「奔斯」,聽起來像是「笨死」,後來台灣譯名改成「賓士」,而內地稱之為「奔馳」,都比「笨死」來的好聽的多了。
  • 中國大陸的乳製品品牌,蒙牛就在近年的全新包裝中將其中文廣告語「只為點滴幸福」翻譯成英語的「Little Happiness Matters」卻被外籍人士指出,這句廣告語可以被理解為「幸福不怎麼重要」。
  • LUX是國際著名的個人洗浴用品品牌,於1986年進入了中國大陸市場,搶盡先機,卻在1992年被後來進入市場的「舒膚佳」搶走了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其譯名「力士」聽起來男性化、又生硬,台灣所翻譯的「麗仕」就相對的柔和許多。

當然了,這些案例猛一看都是有趣、幽默的好故事,卻都使得這些公司損失了無數金錢、付出了聲譽的代價,甚至有些公司沒有辦法補救回這翻譯不當的失敗,再也一厥不振….所以你再也沒聽說過他們…

其中隱藏的教訓

想要拓展市場至另外一個國家,不能只注意到產品內容、使用手冊和公司的資訊需要被良好的傳達,你的產品、服務、手冊的名稱又好笑、又不專業、甚至是冒犯人的時候,再好內容都不會有人想要花時間來瞭解,而前期為了擴展示場而耗費在品牌定位上的大把時間、金錢、努力,都很有可能因為名稱翻譯的失敗,而需要從頭來過,與其如此,何不從最初就給予足夠的重視,好好選擇英文翻譯服務,把這個最直觀給人第一印象的產品名稱給翻譯好?!

請發表您的意見評論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