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翻譯後的內容修繕工程—譯後編修

從1970年代第一次應用在翻譯市場至今,機器翻譯已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如今許多語言對的精確程度著實令人咋舌。然而,即使是進入過去不熟悉的語言與方言的未開發市場,人們對於高優質翻譯的需求量也有增無減。教育、科學與工業的全球化發展,亦使高度精確的技術資料翻譯成為該領域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即使是最先進的機器翻譯也無法達到這樣的水準。無論如何,對於那些選擇機器翻譯服務的用戶,譯後編修成為了和翻譯本身同等重要的服務。

譯後編修(post-editing)一般是指再次編修經機器翻譯後的文件,使其更貼近原文文意,或是增添其譯文的可讀性。一份譯文是否需要譯後編修,取決於原文的質量、機器翻譯的水平,以及客戶與翻譯服務業者雙方對於完美譯文的共識。

簡而言之,社會對於譯文的需求歷來超越翻譯市場的負荷量。由此,為了滿足日益膨脹的全球商業市場,大量的文件被譯成各種在地語言,導致許多品質不佳的譯文得以被採用。隨著機器翻譯的進步、語言對(language pair)的增加以及翻譯市場的擴張,那些品質粗劣的譯文被採用的機率也大不如前。國際市場競爭越演越烈,使得商品從推銷至產出,各方面的品質皆備受重視。

儘管各界對於優質翻譯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但堪稱出色的譯者寥寥無幾,且人工翻譯文件曠日費時,種種因素一度對此產業造成多方面的瓶頸。解決此困境的辦法之一,即是將機器翻譯過後的文件進行事後編修。過去這種做法並不會比較省時,因為修正那些機器翻譯文件時所產生的錯誤可是不小的工程,而若一開始由人工翻譯,那些錯誤可能根本就不會發生。然而,電腦翻譯程式日新月異,透過內建的語言對,將文件中的源語轉換為譯語,再由譯者對該文件進行譯後編修,即可產生一份與母語程度相當的譯文,整個過程相較於純人工翻譯省下百分之十至二十以上的時間。

機器翻譯的譯後編修選擇

機器翻譯較過往表現更出色,然而即使是最好的翻譯程式也無法達到人工翻譯的品質。即便使用高等翻譯記憶資料庫,原文中的比喻句法、文化之間的細微差異,以及特定領域的文本皆可能造成譯文不精確或難以閱讀。要解決此類問題,可由具母語程度的譯者重新檢視經機器翻譯後的文件,並修正錯誤。修正依程度可分為三種:

• 微幅譯後編修:譯者確保譯文具可讀性,但在內容、細微處與高級語法上著墨不多。若您的文章主旨明確,那麼您適合這種程度的譯後編修。

• 完全譯後編修:完全譯後編修會在客戶與翻譯服務業者的共識下,對文章作大幅更動。在編修完成之後,文章內容易讀、易理解且高度精確,任何明顯不適切的內容皆會被刪除。經完全譯後編修的文章內容皆可安心發布,但仍有機會被認出是經過翻譯的文件。

• 無痕譯後編修:經由此最高等譯後編修服務處理過後的文章內容,已無從辨別出人工翻譯的痕跡。此最高等的人工翻譯可使譯文讀起來無異於原文―好似文章一開始便是以目標語言撰寫而成。這樣品質的譯後編修將所有方言用語及比喻句法皆譯為與目標語言文化相應的語句,令當地讀者能完整了解訊息傳達出的意涵。此種程度的譯後編修不會讓人看出文章是由另一種語言翻譯過來的。

各種程度的譯後編修皆能確保文章在機器翻譯的過程中,沒有被意外刪除或額外添加的資訊,並保證明顯具冒犯性或令人無感的文字或引用皆被過濾,且同時檢查拼字的基本規則。若您想要檢視重要的術語、標點、文法、格式等等的正確性,請諮詢完全譯後編修服務。

讓譯後編修服務更省時省錢

譯後編修耗費時間,而多耗費一分時間則花費您多一分金錢。以下有幾件事可加速譯後編修過程,讓您的錢花得更有價值:

• 無誤的原文:準備一份零錯誤、精心編寫的原文,為加速此過程的第一步。使用統一用語、明確的術語,以及未被過度壓縮的格式,並呈現具文化敏感度的資訊,皆可大幅減少需要編修的部分。
• 翻譯風格指南:使用翻譯風格指南,譯者可藉由範本來加速翻譯過程。
• 術語抽取:在送交翻譯前,將關鍵術語集結放在文章前頭,並更新針對此專案與語言所建立的術語庫及翻譯記憶資料庫,有助於顯著減少需要譯後編修的範圍。

專門技術與精確性的程度隨不同專案而異。對於涉及學術性的、醫藥、法律或合約內容的文件,常規的人工翻譯仍舊無可替代。然而,若您決定使用機器翻譯服務,考量到您未來讀者的閱讀感受,請選擇一套相應程度的譯後編修服務。

請發表您的意見評論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