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誌、符號、測量標準在國際翻譯中的複雜性
因因地(圖片來源:http://www.millhoppertech.com/measurement.php)
符號學是研究標誌和符號所承載意義的學科。符號學並非專業譯們所必備的背景知識,但在不少翻譯案中是極需要使用到此學科相應的知識,尤其是公司所使用的符號、標記需要被翻譯至其他目標語言的時候,至少必須要知道目標文化對此符號標記可能會有的反應。
麥當勞和可口可樂的品牌標誌順利的在各種文化中傳播、與接受、甚至是被喜愛和追捧的同時,卻並非所有的標誌和符號都能如此幸運!如運動品牌NIKE就曾經撤回一整批具有火焰標誌的球鞋,正是因為火焰標誌的設計,看起來很像阿拉伯語裡的「真主」,進而觸犯了目標文化。
標誌、符號以及翻譯
使用於原始文章之中的符號通常是深植於原始語言的文化之中,其能夠被作者以及同樣文化、語言背景的讀者瞭解,可是一旦改變了文化背景、語境,很多的符號是很難被翻譯至其他語言當中的。
退一步來說,就算在同樣的文化背景之下,同樣的標誌、符號都可能有不同用法之下有多種不同的意義,就像是你若讓一群小孩子畫星星,可能會有「★」的、也會有「*」的、 或是「ö」的,也可能他們互相之間不同意對方畫的是星星,又何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絕大多數的標誌和符號所代表的意義,都是在我們兒童時期受教育的過程中學會的。而世界上的教育體系種類繁多、風格和方法各不同,標誌和符號所代表不同意義那也是毋庸置疑的,不能因為自己所處環境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意義,而忽略了其可能帶來的歧異。
翻譯貨幣的挑戰
常看好萊塢大片和美國卡通長大的人,譬如一想到「見錢眼開的人」,腦子裡就自動浮現「眼睛裡閃爍著美元標誌的人」的畫面,然而並非所有文化都把金錢和美元標誌緊密聯繫的,也不是所有文化在金額表達的方式上是相同的,有些使用逗號、有些則用圓點,計數的位數也都不同,有的文化說「一千萬」,另外的文化說「十百萬」,譯者常常需要根據目標文化的貨幣表示習慣做出相異的更動。
此外,不同國家表達數字的方式和數量的概念也有所不同,例如印度的貨幣單位lakh是十萬盧比,Crore則是一千萬盧比,若要將英文中「五塊美金買一雙襪子」翻譯至印度語中,直接轉換貨幣數量很容易使讀者以為此襪子有什麼神奇之處,否則怎麼會這樣天價,有經驗的譯者會將原始文字轉譯成在目標文化裡且解釋成通曉的表示方式。
要是譯者不清楚上述種種情況,而做出直譯,則可能會造成極大差異,甚至會使表達的原意完全改變,傳達給不同讀者完全不同的概念,失去了準確翻譯的本意。
翻譯中標準化的測量標準
世界各地常有和公制系統不同的度量單位,美國食譜中使用的一杯麵粉(cup)對應的究竟是多重的麵粉?尺與吋各是多長?斤與兩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很多時候連當地的使用者都會搞不清楚,這些複雜而混亂的測量體制一旦翻譯錯誤,可能會使原始文章變成完全無法閱讀的情況。
那麼時間、日期呢?這些看起來淺顯、不易搞混的概念,事實上也常給翻譯過程中帶來各種挑戰。究竟日期的格式,日期是放在最前面、還是月份放在最前面?年份是西元還是其他的計算方式?甚至有時候還會牽扯到時差的表達,冬令時還是夏令時的不同情況。
年紀就更複雜了,亞洲不少國家有虛歲的概念,但究竟虛歲的計算是從在媽媽肚子裡開始算,還是過年就虛長一歲?這樣的概念又如何傳達到其他的文化之中?
所以最好的情況,是作者在撰寫原始文件時,心中謹記標誌、符號、日期、時間、測量標準等的國際化標準,並且在翻譯之前與譯者明確的說明所使用的含意和標準各自為何,如此不但能大幅度的減少翻譯過程的耗時,並且還能盡可能避免翻譯過程中譯者出錯的可能性,務必一定要切記,過程中至少需要有一個具有目標語言符號學相關知識的譯者來幫助你校閱你的翻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