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研究論文的投稿時機

impact-factor

研究人員總是希望將研究論文推進至極致完美的狀態後,才採取下一步動作――向自己屬意的期刊投稿。然而,這種對完美的執著很可能會誤了您投稿的良辰吉時。究竟何時才是投稿期刊的最佳時機呢?本文將為您一一分析。

文章內容的完整性

要判斷一篇文章是否適合投稿,首先要考量的是內容的完整性。所謂的完整性,並不是要一篇文章包山包海,而是聚焦單一主題,講求段落的起承轉合合乎邏輯,並有充分的證據支持筆者的論述。然而,在研究的過程中,往往會為了解決某個問題而引發了更多的議題,因此在規劃研究內容時,務須設定目標,揭示該篇文章所要討論的議題,避免文章進行到後段便模糊失焦。其餘在目標範圍外的議題,可在文章的討論(Discussion)部分寫出,並當作未來研究的目標。

符合期刊要求的樣本數

以大數法則而言,大於三十的樣本數最為理想,然而在實際的考量下,為了節省成本或是避免實驗動物不必要的犧牲,一般會將樣本數設定在六以上。不過對研究人員說,最關鍵的仍是期刊標準,有些期刊會寫明樣本數需求,但大部分並沒有多加著墨。要評估研究成果是否已到了發表時機,不妨瀏覽已發表在您欲投稿期刊中的文章,留意該文章使用的樣本總數。此舉可節省了雙方許多寶貴的時間,避免文章送到編輯手中後才因樣本數不足而遭到退回。

發表研究成果的風險

各個研究領域都有許多研討會,同領域的研究人員會齊聚一堂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或看法。因此在投稿期刊之前,不妨先嘗試在研討會中發表作品,以參考其他研究人員的意見。然而這種做法存在著風險,因為一旦將研究成果發表出來,同領域的研究者若有類似研究經驗,以及進行該研究所需的實驗設備,便有機會效仿您的研究方法,並發表一篇主題相近的文章。因此,若不是您掌握著其他研究者無法仿效的獨家技術,否則在研討會展示研究成果時,您的文章最好已接近完成,甚或已經投稿了。同理,投稿期刊其實也等同於公開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因為除了主編外,還有好幾位同儕審查人員也會看到您的作品。有些研究者習慣從期刊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高的期刊開始,逐步往低影響係數的期刊投稿,這種做法就必須要承擔其他研究者可能先發表類似文章主題的風險,因為一旦別人的文章率先發表,您的文章在日後被接受的機率自然就小了,不可不慎!

論文發表

請發表您的意見評論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