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多作者論文如何正確署名?

學術文稿通常出自多位作者之手。這類跨科學領域與地理疆界的新合作模式,在過去幾年提高了合著論文的數量,如何適當署名貢獻者角色也一躍成了重要議題。 文章出自於誰手? 研究人員可經由多種途徑對科學出版物做出貢獻,從設計和進行實驗,到分析數據或撰寫文稿。傳統上,第一作者貢獻最多,同時也最為居功,然而後續作者的角色定義卻不甚明確。在許多研究領域,最後撰稿者能獲得與第一作者同等的光環,因其被認為是該研究背後的驅動力。然而,這並非正規,而此類假設也不見得總是正確。…

漫畫摘要│報導研究成果的新創模式

科學期刊出版業者,泰勒與法蘭西斯(Taylor & Francis)公司,從2015開始嘗試將研究論文的摘要以漫畫的形式 (Cartoon abstracts)呈現給讀者,希望以有趣又扼要的內容激起更多的一般大眾閱讀科學論文的興趣。這項創舉還獲得了2016年的全球學術與專業出版者協會所頒發的出版創新獎(ALPSP Awards)的肯定。…

別盲目追求期刊影響因子了

科學研究者無不致力於投稿高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的期刊,畢竟一切升等、評鑑都和期刊影響因子息息相關。然而,影響因子並不完全適合來評估一篇文章或一個期刊。 同儕壓力…

論文發表多篇以後,重複率過高怎麼辦?

不少研究人員會花數年的時間在同一領域或議題上進行研究,過程當中發表學術論文,可能是基於前一篇論文中的研究方法或是研究結果之上的新研究,過程當中不免會需要引用到自己過往的文章。 這樣的情形聽起來天經地義,也十分合理。但也出現了其他表徵相似,卻令人擔憂的情形,例如一個研究拆成多篇論文發表的香腸論文,或是大篇幅的複製自己其他文章的內容來充數。 以上的各種情況,都可能構成自我抄襲: Self-plagiarism –…

學術界的黑歷史——期刊論文遭撤紀錄

要順利在期刊上發表論文並非易事,從研究構想乃至文字標點皆須經歷層層考察及檢驗。然而,每年仍有數百篇已刊出的科學研究論文慘遭期刊撤銷,背後的成因究竟為何呢?拜科技網路發達之賜,這些曾遭撤銷的論文可輕易地在Retraction Watch這一類的網站上查到,而翻看這些紀錄即不難發現,期刊決定撤銷論文的原因不外乎兩種——抄襲和資料造假。…

判斷研究論文的投稿時機

研究人員總是希望將研究論文推進至極致完美的狀態後,才採取下一步動作――向自己屬意的期刊投稿。然而,這種對完美的執著很可能會誤了您投稿的良辰吉時。究竟何時才是投稿期刊的最佳時機呢?本文將為您一一分析。 文章內容的完整性…

查無此文?善用數位物件識別號(DOI)

您可曾注意過學術文章結尾那密密麻麻的參考文獻出處?那可是研究人員的知識寶庫呢!數位物件識別號(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簡稱DOI)由國際數位物件識別號基金會(International DOI Foundation)所建立,現已逐漸被廣泛使用。近幾年被期刊刊登的文章,都會被賦予一個DOI序號,這就像是論文的身分證字號,研究人員們只要知道這一串數字就能夠輕鬆檢索到相對應的論文,再也不用因為文獻的舊連結失效,而傷透腦筋啦!…

6個撇步讓你漂亮呈現科研論文中的圖表

科研論文中的圖表是研究結果最為直觀的顯示方式。表格和圖片可以更加清楚直觀地表現一些複雜的信息,比如復雜系統之間的關係以及事件發生的順序等。一張清晰、直觀且表達正確的圖片會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它的效果往往勝過大段的文字描述。…

專家觀點:科學界面臨的問題

最近一項調查訪問了270位科學家,旨在探討科學界現存的問題。受訪科學家們都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可以改變現在科學界的一件問題,那會是什麼?為什麼?”雖然受訪者在各自領域中的位置和資歷都不同,其中有研究生、資深教授、實驗室負責人以及菲爾茨獎獲得者,但是他們在一件事上達成了共識,即他們認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正受到來自外部機構和勢力的消極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了“壞”科學。…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