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學術造假之戰中的功臣

實驗造假是科學界長久面臨的問題。不時有科學家被發現造假、論文被撤稿。近年來,各種學術倫理問題更是層出不窮,台灣科技部也於2017年成立研究誠信辦公室,嚴肅對付研究誠信問題。

抗學術造假的戰將:John Carlisle

2019年7月23日,Nature期刊介紹了抗學術造假的一個焦點人物:John Carlisle。他是英國麻醉師,同時任Anaesthesia期刊編輯。一開始,他是在與同事閒聊中,討論到日本麻醉學者藤井善隆的論文結果,覺得數據漂亮得可疑。經過進一步挖掘,他發現了分析數據可信度的方式,並於2012年發表論文,揭發藤井善隆的數據為真的機率極低,甚至小於10-33,結果是藤井善隆的實驗室被發現造假、共183篇論文被撤稿

在成功偵測出學術造假之後,John Carlisle又在2017年發表了兩篇論文,第一篇是針對與藤井善隆共同發表多篇論文的齋藤祐司所另外發表的論文,發現其中數據同樣可疑,後有53篇論文被發現造假而撤稿。第二篇則大量分析了6個期刊中總共5,087個臨床試驗中的數據,在相對寬鬆的條件下發現其中90篇的數據發生機率低於10-4,造成10多篇論文被撤稿或修正。2019年,他又再發表論文,指出義大利外科學者Mario Schietroma的實驗數據可疑,促使WHO修正其對外科手術中增加氧氣供給的標準程序。

John Carlisle的驗證方式,是利用論文中所提供的基礎數據,輸入統計軟體中,並比較被分配到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數據是否合理、相近。計算的方式是利用P值比較,得出一組數據在自然隨機分配的情況之下的發生機率。他也強調,數據發生機率低不一定代表研究者惡意造假,也有可能是單純過失所造成,但被標記出的論文值得更深入的調查。 

除了John Carlisle之外,近年來也有其他研究人員利用統計軟體發現學術造假情事:

  • Statcheck的創使人是荷蘭學者Michèle Nuijten。這個軟體能跑大量數據,檢查論文中所計算出的結果是否與所提供的原始數據相符。但是這個軟體只能使用在美國心理學會標準模式下所輸入的數據。
  • GRIM的發明人是荷蘭學者Nick Brown及美國學者James Heathers。這個統計軟體能計算論文中所提供的平均數是否合理。但這個軟體只適用於整數的數據。

另外,這兩個軟體都只能偵測論文中的統計是否正確,以間接找出有計算錯誤的論文,並不是設計來抓惡意造假。

John Carlisle敘述了一個令人心寒的學術造假案例:一組韓國學者將論文相繼投Anesthesia and AnalgesiaAnaesthesia。他認出這是同一篇論文,因數據可疑而拒收,並通知作者及大學。沒想到他竟在European 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中看到了同一篇論文。他無奈地解釋:有些學者覺得自己的結果是正確的,只是統計上得不到顯著性差異,於是假造數據。

請發表您的意見評論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