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競爭太大的後果
《經濟學家》在2013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了學術圈的現狀:
- 每年平均有6個博士畢業生在競爭1個學術崗位。
- 權威期刊的退稿率有些高達90%。
- 陰性結果的文章數量占總發表文章數量的14%。
- 在生物醫學領域中,得要有噱頭的項目才容易得到資助,例如跟老齡化、酗酒、減肥等相關,如果能跟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這種熱門研究相關那就更好了。
- 研究結果越有違常理越容易得到發表。
- 文章發表的越多,越容易得到發表。
科研競爭過大帶來了種種後果,最嚴重的就是科研的去神聖性。科研的神聖早已不復存在,只有極少數的科研人員是為了追求純粹的科學真理,對大多數的人來說,科研只是一份工作、一個用來謀生的手段。還沒獲得終生職位的,要為了申請到更多更長久的項目而奮鬥,即使已經有了終生職位,為了要照顧底下的人還是得努力申請經費。在科學淪為普通職業的同時,科研道德也在慢慢失去,有些人甚至不認為竄改數據是什麼大事,“每個人都在這麼做,為什麼我不行?”。
既然科研道德的水準不斷降低,發表文章就成為獲得更多利益的工具。有些文章故意避開一些重要的細節不談,甚至是故意寫成錯誤的數據,是因為不想讓其他同行知道,這樣就可以保持自己在行業內的領先優勢。2012年,生物技術公司Amgen的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只能不斷重複53個癌症研究中的6個結果,剩下的47個結果是因為缺少核心數據而無法進行,或者是因為那些結果本來就不對這就不得而知了。《經濟學家》的文章還指出,從2000年到2010年,有將近80000個病人參與了最後被發現是錯誤或者不當而被撤稿的臨床實驗研究。誰來為這些病人負責?沒有人知道。
雖然關於科研透明的呼聲不斷出現,但是只要科研人員的壓力不減反增,就會有人願意鋌而走險捏造數據,也就會有人選擇故意隱瞞或者推託不公開數據,科研衝突和學術不正的問題也只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