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計畫專案、經費未拿到卻被抄襲!

要進學術界,當然要在讀大學時就深刻理解申請計畫及獎助金的重要性;一般人只要開始修習學位,或早或晚或輕鬆或辛苦多半能完成。碩士生修業上課程比例比較重,老實地按照進度多半都能通過,博士論文只要照著導師的方法也都能完稿,導致學位本身幾乎失去了鑒別度;而計畫和獎助就不同了,金額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外審單位的肯定,某種程度上就像發表期刊論文一樣,在履歷上看起來就是加分。一份出色的申請書能夠清楚呈現研究的目的、架構和價值,練習撰寫申請書能夠幫助研究者釐清思路,是很好的學術操練。

申請計畫時,申請人及審查人遵守保密原則是同儕審查運作的關鍵,接受申請的單位通常都明文規定保密原則,審查人必須簽署保密協議後才能開始審閱申請書,比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就公告在網上,基本上絕對禁止申請人及審查人任何一方企圖聯絡彼此,審查人不應在評審外任何情況透漏申請書上的資料,也不准申請書內容挪為己用,申請人不應過問任何審閱進度等資訊,期待申請人及審查人雙方都把持嚴格的學術道德標準。

但近年來卻紛紛傳出破壞保密原則的案件。NIH在2017年12月公告,將對可疑的申請案展開覆查,截至2018年春季,NIH已經進行了針對60份申請案的調查,發現有申請人聯絡審查人,企圖以其他審閱機會交換NIH計畫的通過等情結。NIH表示一旦學術不端的偵查結束,就會公告細節及關係人。

中國學術單位也頻頻傳出論文抄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C)申請書的消息,2019年3月,一名雲南財經大學教師在WeChat上發文,說明自己剛完成了博士論文寫作,在最後確認時發現2018年有一篇碩士論文與自己2017年申請的NSFC計畫同樣題且,且文字重覆達一萬五千字。根據抄襲者學校的調查,抄襲者的導師就是這份申請文件的審查人。

中國有學術黑市幾乎是毋庸置疑的,因為NSFC委員會光是在2018年就評審了22.5萬份資助申請,然而獲得資助的項目在10%左右,剩下90%的申請文件不會公開發表,除非被抄襲者舉報,不然根本死無對證;頻傳的抄襲事件證明審查端有人違反保密原則,將不成功的申請書給學生參考,甚至出售給所謂學術黑市。台灣雖然還沒有聽說販售申請案的黑市,但同領域的學者遊走在灰色地帶,為博士生請託審查人也時有所聞。

保密原則實為維護同儕審查的要件,保密原則的失守,傷害最深的其實是學者對學術界的自我認同。學術黑市傳言甚囂塵上之際,不禁讓人感嘆華語期刊的聲譽就這樣被些不肖之徒給玩完了,其實國際一級期刊本來就是英語期刊的天下,全世界的一流學者,無論第一語言為何,都以英語投稿,或許華語學術圈,尤其是文史哲領域,曾寄望中國學術界能夠將華語期刊經營得更有規模,好與英語期刊在國際上一爭高下,倘若傑出學者對華語學術期刊不信賴感不降反升,華語學術期刊永遠都只有二流的份。

請發表您的意見評論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