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與前言有什麼不同

研究人員整理好資料,準備開始撰寫其研究成果時,可能會從頭寫起。當完成「摘要」之後,接著繼續寫「前言」時,作者便會開始疑惑了。摘要跟前言到底有什麼不同?意義相同嗎?應該要有什麼樣的區別?這通常會使年輕研究人員陷入困惑。

摘要和前言都放在論文的開頭,都是要引導讀者進一步閱讀。然而摘要的目的是要節省讀者「找論文」的時間和心力,而前言則是激發讀者興趣、並誘使讀者閱讀。也可以這麼說,摘要跟結論非常類似,其實就是結論的外包裝,對其作一番簡潔直接的陳述,所以一般會建議作者在最後寫完結論之後,再從中抽絲剝繭,寫出最簡明扼要的摘要。而「前言」是對論文本文作「鋪梗」,會比摘要來得詳細,在這裡應該要說明作者進行這篇研究的動機、所基於的假設、以及該研究解決的問題。一方面吸引讀者的目光,一方面導覽讀者進入論文本文。接下來讓我們來更深入地來探討。


點到為止的摘要

撰寫摘要時並不須要寫下整個研究的細節,因為讀者期待從摘要就可以了解整個研究的方向,如同從一個商店的外觀、便可知道裡面賣什麼東西。對於實驗方法和內容並不需要詳加描述,但是要寫出一個概要,讓讀者清楚了解作者的研究成果。銘記於心,論文摘要是為搜尋相關論文的研究人員所寫的,科研人員動輒要篩選數百篇論文,並不會花太多心思在了解整篇內容。特別是對於不提供開放存取的期刊而言,摘要顯得特別重要,因為這裡的論文必須付費才能取得,讀者必須根據摘要來判斷是否須要購買。所以摘要是研究人員的重要工具,作者必須要懂得如何利用簡單扼要的文字來呈現整篇文章。

撰寫摘要時,應該從背景和處理的問題,明確說明研究的動機、研究領域及其重要性,以及這類研究之前遇過的任何困難或瓶頸,接著要簡單有力地寫出方法、結果和討論。只要提供足夠的訊息給讀者,千萬別列參考文獻。

摘要格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結構化」,一種是「非結構化」。結構化摘要把各項特徵條列出來,可以幫助讀者快速找到資訊。結構化摘要分成幾個要項,包含背景、目標、方法、結果、討論:

  • 背景:關於該題目的最新資訊,納入可引起讀者興趣的關鍵字
  • 目標:研究的目的是什麼?
  • 方法:研究的簡要描述,亦可回顧以往的研究
  • 結果:發現與觀察
  • 討論:結果是否符合預期?接下來是否需更多研究?

相對之下,非結構化摘要不會去將摘要分割為明確部分,經常會用在非量化的研究領域。最後作者必須充分閱讀目標期刊中的作者指南,查閱所需格式和字數限制,一般期刊要求摘要字數在200到250字以內。

引人入勝的前言

前言則是研究論文本文的第一部分,並不是把摘要重新複述一次。在前言中並不寫出有關方法、結果和結論所載的資訊,但要提供跟題目背景相關的深入資訊。在前言中還要解釋作者的假設,例如作者試圖發現什麼、想要解決什麼問題。還要藉由前言「推銷」本項研究,來解釋本研究有什麼地方是全新原創的、有何獨到之處、有什麼重要貢獻。

一般建議可以先寫完論文,再回頭來寫前言,如此一來較容易呈現文章的重點。撰寫前言的時候必須記住幾項要點:

  • 開頭:這項研究為什麼重要,以文獻回顧解釋相關研究的背景脈絡。
  • 用語及時態:使用正式的語調和用詞,儘量少用第一人稱,儘量使用現在式。(注意現在式的用法,現有研究、已知事實、說明、普遍接受的觀念等均須以現在式表達)。
  • 內容:本文提要,但不詳述結果和結論。
  • 長度:依各期刊指南而定,一般最多寫四段。

很多年輕作者喜歡一股腦地從頭寫到尾一氣呵成。建議作者,先規劃好整篇論文的方向後,再從更高的角度、以全方位面向來撰寫摘要和前言,完成論文後再重新檢視修訂。

請發表您的意見評論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