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的論文與專家說內行話
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副教授Inger Mewburn專門輔導學生剋服完成博士論文等等取得博士學位過程中的各項挑戰。她創建了一項名為「論文私語(THE THESIS WHISPERER)」的部落格專欄,專注學術論文寫作、學術實踐指導等領域,為碩博生在論文寫作方面提供實用有效的幫助,本部落格已有十年曆史,在許多國家的科研界都有很多讀者,特別受正在攻讀學位的博士學生和碩士學生歡迎。優譯堂取得授權,獨家在台灣推出本專欄,分享Inger老師15年來輔導博士生的經驗。
大多數學生進入博士階段的學習時都已經具有良好的寫作技巧,但博士論文的寫作算得上是一種特殊的挑戰。所有作者在寫論文時都必須將他們現有的寫作技能恰當運用到傳統的“論文風格”上,其中我見過的與傳統論文風格鬥爭最激烈的人是新聞記者。
你可能以為這些老經驗的寫手能夠輕鬆將寫作技巧應用在博士論文寫作上,但是為什麼記者會覺得論文寫作非常困難呢?原因很簡單:記者習慣於為普通或“外行”讀者寫作。記者的角色主要是向不太瞭解某個話題的人通報和解釋某個情況或想法。相比之下,論文是專家撰寫的文章,旨在告知和說服其他專家。
眾所周知,專業讀者是很難取悅的。我更感興趣的是幫助我的學生使一篇文章“社會正確”而不是語法正確,這裡我所說的“社會正確”是指文章符合讀者的預期期望。
學術界專家間的交流是最難掌握的寫作體裁之一。你可以假設專家讀者對研究方法有一定的背景瞭解,並掌握與你的文章主題相關的知識。但是有一點很重要,要認識到即使是專家讀者也不會像你本人那樣瞭解你的研究課題。他們可能閱讀過你的方法但沒有使用過,又或許30年來幾乎每天都在使用這種方法。你的專業讀者可能對你課題的研究歷史有百科全書式的瞭解,也有可能幾乎一無所知。
你不可能事先知道你的專業讀者的知識量,但是論文的目的是讓目標讀者能夠從你的文章中學習新東西,而不是他們已經知道的知識。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從你的論文中學到新知識,我可以閱讀量子計算的論文,但我沒指望能理解其含義。因此每篇論文都是針對特定的專家讀者量身定制的。
任何論文的主要目的都是向其他專家讀者提供資訊和指導,從而擴大知識面。把論文作為一種教學(或教與學)的工具來關注是有幫助的,尤其是在決定應該包含和不包含哪些內容時。你需要包含一定數量的背景資訊,以幫助你的專業讀者理解你的發現,並且透過解釋說服他。但是在專家對專家的寫作中,你有可能一筆帶過這些專業讀者已經知道的資訊。一篇有趣的、有啟發性的文章和一篇說教的、無聊的文章之間有一條微妙的界線,我們需要一些策略來應對這個寫作挑戰。
讓我們以學術術語為出發點,一般是建議謹慎使用,大多數新聞記者會盡量少使用術語。但是,如果你在文章中不使用學術術語,有的讀者可能會誤以為你不知道如何使用“正確”的術語和首字母縮略詞。學術術語是“內部語言”,它向專業觀眾表明你跟他們有相同的“學術圈”。然而每個領域都有大量術語,有的專業讀者之前可能沒有遇到過這種特殊的術語,或者可能已經忘記了。因此需要對鮮為人知的術語進行簡短的解釋,比如可以放在腳註中,也可以在一個能更全面地解釋概念的地方。重要的是提醒需要幫助的讀者,而不打斷文章的流暢性。
專家間交流的另一個問題是如何處理大量必要但繁瑣的背景資訊。例如我的一個學生正在教育領域研究使用一種相對不常見的分析技術: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 (ML-NLP)。大多數從事高等教育研究的研究人員使用訪談或標準的調查技術,因此可以假設,這篇論文的審稿人對計算機科學這一領域幾乎一無所知。幫助不熟悉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原理的讀者所需的大量解釋是繁重的,至少需要另一篇論文來解釋,因此撰寫這篇論文的方法部分很棘手。但是試圖教專業讀者如何使用這項技術會喧賓奪主,容易讓讀者忽略文章的重要發現。在這種情況下,我的學生需要對讀者建立某種信任(如果讀者真的願意),給他們足夠的材料讓他們掌握關鍵的概念。
有幾種方法可以讓你的讀者信任你:一種策略是大量引用和腳註,指出概念的來源。另一種方法是包括一個廣泛的技術附錄,即說明手冊部分。這樣做的好處是像這樣的索引通常不包含在論文的字數統計中,而實際上大多數讀者也不會訪問和自學這些概念。然而向讀者提供這些工具給了他們某種信心,說服他們相信作者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大多數專家之間的寫作動作都是微妙的,是在逐句的層次上進行的。例如這是我在最近的學生草稿上留下的評論:
評論部分的內容是:“當你描述一些非常明顯的事情時,最好能讓讀者意識到你相信他們知道這個事情。 這是我們在撰寫專家間交流的文字時所需要的一個修辭技巧。”
在這種情況下,我的學生需要給出某個發現的明顯解釋,以便建立更複雜的論證。我的評論是建議她讓專家讀者強化瞭解一下這個事實,可以透過使用以下文本策略來做到這一點:
“As we might expect, …” (“正如我們所料,……”)
“As is commonly understood, …” (“眾所周知,……”)
“Obviously, …”(“顯然, …”)
我們透過這些簡短的句子向讀者發送信號,特別是你相信他們已經知道某些事情,但還是要說出來。因為你要確定只有在彼此都瞭解這個事情的情況下,下面的討論才能被認真對待。這種複雜的文本策略將自己定位成一個專家,開始與另一位專家進行認真的交談,而不是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到了點東西然後試圖證明自己的學生。
有時我會想,怎麼可能有人能寫完一篇論文,僅是關注這種細節的問題就令人筋疲力盡。如果你是那種說“搞砸了就算了!”的學生,我無話可說。但要知道,不符合讀者的期望總是會有風險的。我希望你有一位對專家之間交流有足夠瞭解的導師能夠仔細審閱你的論文。如果你沒有的話,請參閱 Kamler 和 Thomsons 的優秀著作,從中獲得關於如何在文章中使用這些技巧的好建議。
在你的論文中使用這些類型的文本策略是非常棒和舒適的,但也要小心使用。只有當你所說的內容對於其他專業讀者來說真的很明顯時才使用“顯然(obviously)”這個詞,否則會給人留下自以為是的印象。
原文閱讀:https://thesiswhisperer.com/2021/05/05/how-to-make-your-dissertation-speak-to-expe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