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副教授Inger Mewburn專門輔導學生克服完成博士論文等等取得博士學位過程中的各項挑戰。她創建了一項名為「論文私語(THE THESIS WHISPERER)」的部落格專欄,專注學術論文寫作、學術實踐指導等領域,為碩博生在論文寫作方面提供實用有效的幫助,本部落格已有十年歷史,在許多國家的科研界都有很多讀者,特別受正在攻讀學位的博士學生和碩士學生歡迎。優譯堂取得授權,獨家在台灣推出本專欄,分享Inger老師15年來輔導博士生的經驗。
本文繼上一篇"全球新冠肺炎動盪下,博士學位你還讀得讀不下去?-Part 1"是Inger老師在2020年4月間針對澳洲新冠肺炎情勢所寫,討論博士學生如何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的嚴峻環境。全球各國變化不斷,但博士學生面的不確定未來是共通的挑戰,故整理刊出供國內讀者參考。
考量2:你的經濟狀況
新冠肺炎大流行讓原本就捉襟見肘的博士生雪上加霜。很多博士生本來就以零工經濟(Gig Economy)為生,在大學內擔任臨時教工,幫教授批改作業或代課來補貼生計。然而在留學生申請人數減少的情況下,博士學生的兼課機會也相對減少。這種狀況在國際交通受限的狀況下,預期將是長期影響。
以兼課來維持生計平時就不太容易,若這是你主要的收入來源,強烈建議開始去思考其他收入來源。簡單來說「人脈、人脈、人脈」――無論如何請務必廣拓人脈,以尋找可以在其他大學的工作機會。跟平常督導你研究的學者保持聯絡,注意潛在的機會。還有,多注意大學的財政狀況和學術界大環境的動態。好好關注學術界對新冠肺炎情勢的相關評論。使用Twitter去找有#academictwitter這樣標籤的推文,訂閱像是 「University World News」或「Campus Morning Mail」等媒體。作為一個研究者應善用自己的觀察和情報收集的能力,努力在不同狀況下應變判斷。
只有你知道自己在獎學金之外,需要多少工作收入生存。但未來就業呢?這是我學術研究的領域,可以告訴你我的研究發現。
考量3:博士學位的市場價值回不回本?
每個人想進修博士學位的理由都不同,博士研究動機可能是個人的求知慾,或對研究計畫本身的興趣。也有人是基於特定人生或就業目標而要取得博士學位。也有些求學過程一路頂尖的學生,在老師鼓勵下,很自然地將博士學位視為下一個目標。有些人是無論如何也想取得博士學位,有人是為了想從事學術相關的工作而讀博士。通常博士學生的退學率約25%。其中,有些人是因為瞭解到取得博士學位對未來就業和人生規畫沒有幫助。當然,學術界就業安全低是很多人決定中輟的主因。
如果你想在學術界以外就業,職缺其實比你想像的多,我一般會建議這本身就是讀博的充分理由。
過去5年間我研究學術界以外就職市場的性質及規模。使用AI技術來爬梳徵才廣告,來估計學術界以外的博士生就業市場,哪些工作需要研究能力。根據我的調查,澳洲有博士學位人才需求的雇主中,有80%都沒有在徵才廣告裡註明博士學位。這可能是為何你低估博士學位就業市場的原因。為了突顯博士學位就業市場,我的研究團隊花了數年開發了應用程式「PostAc」,使用分析就業市場資料的IT企業Burning Glass Technologies的大數據,以經濟全體來估計對博士畢業生的需求。根據2017年的調查,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的模型化求才資料報告書中。發現各行各業都有大量針對取得博士學位人士的就業機會。
博士就業機在新冠肺炎會有什麼變化?到今年3月為止,需要高度知識的工作穩定增加,每年沒有太大的變化。疫情的影響現在還說不準,我的團隊所使用的資料集有時間差,雖然可以看到博士生就業機會有一點滑落,但影響多大言之尚早。我還是看好高知識人才的就業機會,但需密切注意哪些行業會受到影響。
如何面對新冠肺炎後不確定的未來?
該暫停博士學位、轉成兼職博士學生、還是直接退學是人生一大決定。不要急著決定,去跟指導教授,或伴侶家人慢慢商討再決定。請記住,在「讀、寫、作研究」之外,其實還可以發展很多技能,會對取得博士學位很有幫助。
現在是開發各種專業能力,磨練溝通技巧的絕佳時機。各種視訊會議或線上講座如火如荼地進行。去找找Twitter上有#academictwitter、#phdchat、#phdpandemic等等標籤的情報。專門提供博士學位相關情報的像「Virtual not Viral(Twitter上的@virtualnotviral)」這樣的網站也可以作為參考。YouTube上有關於各種的軟體的教學影片,很多大公司開發的研究軟體免費試用期都延長了。若有時間及心力,有很多學習的資源。
原文閱讀:https://thesiswhisperer.com/2020/04/08/should-you-quite-your-phd-during-covi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