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別第一手與第二手資料?寫作時該怎麼引用呢?
論文寫作時,「資料來源」的引用是很重要的一塊,若沒有適當的引用、標注來源,可是會被視為剽竊行為。
第一手資料與第二手資料
資料來源分為第一手 (primary) 與第二手 (secondary):第一手資料亦可稱為原始資料(Original Sources) 或來源資料 (Sources Materials),是指關於某一主題的最原始、最具權威性的文件。通常與事件的發生為同一時期的記載。第二手資料是指第一手資料以外的資料而言。換言之,就是資料的內容並非取自於原始的文獻記載或第一手資料,而是引用原始文獻所編纂而成的資料。由於資料經多人轉述後,對事件、人物、主題的描述常會加入個人的理解、詮釋。
讓我們一起看看範例說明:
研究領域 | 第一手資料 | 第二手資料 |
藝術 | 藝術創作 | 批判作品的評論 |
歷史 | 日記 | 有關某時代的書籍 |
文學 | 訪談 | 傳記 |
政治 | 條約 | 分析某條約的文章 |
自然與社會科學 | 原始資料的記載 | 文獻回顧 |
正確引用資料來源
學術寫作時,除了引用第一手資料,第二手資料常是參考書目中的資料來源,當寫作者找不到原始資訊時,直接引用此第二手資料是可以被接收的。這種情況下怎麼引用呢?以下例子用目前主流文體指南 (Style Guide) :APA格式、MLA格式和Chicago格式,為您解惑。
範例文大意:Jan Trost分析「什麼是使家庭緊密連結的因素」(What holds marriage together) 議題時,發現傳統習俗影響已經弱化了。(這個論述是採用作者Rod Beaujot在西元2000出版的書籍Earning and Caring in Canadian Families為資料來源。)
- APA格式使用的是作者、日期,再加上頁碼:Trost researched “what holds marriage together” (as quoted in Beaujot, 2000, p. 110) and found that several typical bonds had weakened.
- MLA格式使用的是作者,再加上該書頁碼:“In analyzing ‘what holds marriage together,’ Jan Trost proposes that most of the standard bonds have declined” (qtd. in Beaujot 110).
- Chicago格式有兩種表達方式:
a) 使用的是作者、日期加上頁碼:as cited in Beaujot 2000, 110
b) Endnote (注意quoted in 必須要是粗體字):
Jan Trost, “What Holds Marriage Together?” in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arriage and Family, ed. J. Veevers (Toronto, 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86), quoted in Rod Beaujot, Earning and Caring in Canadian Families (Peterborough, ON: Broadview Press,2000), 110.
您會區別資料來源並正確引用了嗎?
Jessief, thanks! And thanks for sharing your great posts every 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