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八大抄襲型態
抄襲別人作品,或將其當成自己的作品,在學界早已不是新聞,任何程度的抄襲都是不可接受的。隨著科技進步,使得抄襲事件更容易被發現,因而抄襲行為越來越受到關注。抄襲行為被描述成幾種模式。大致上可以區分為完全抄襲、惡劣欺詐、意外抄襲。
抄襲行為的類型各有所不同。在分析某個事件是否屬於抄襲行為時,需確認它是有心還是無意,即使是無意,若逾越紅線,也算是抄襲,所以大學教育裡面,應該對抄襲這方面的知識進行完整的教育。
在一項科學研究中,針對抄襲的嚴重性和頻率,對其抄襲類型作了排名。我們將之列舉為:完全抄襲(Complete plagiarism)、來源抄襲(Source based plagiarism)、偽造數據(Data falsification)、直接抄襲(Direct plagiarism)、自我抄襲(Self plagiarism)、改寫抄襲(Paraphrasing plagiarism)、不正確的作者掛名(Inaccurate authorship)、馬賽克抄襲(Mosaic plagiarism)、意外抄襲(Accidental plagiarism)。其中,完全抄襲是最嚴重的違規行為,而最常見的是改寫抄襲,作者應留意並了解各種抄襲類型,及其發生的方式,以避免自己可能的犯錯。
- 完全抄襲:在各種抄襲行為中,完全抄襲是最嚴重的,研究人員拿了別人創作的手稿或研究,以自己的名字投稿,因此被認為是智慧財產的盜取和偷竊行為。
- 來源抄襲:由於不同類型的來源而發生的抄襲行為。例如,當研究人員引用不正確或不存在的資料來源時,產生了誤導性引用。這也會發生在研究人員使用第二手資料時,但只引用資訊的主要來源。這兩種型態都會導致了參考來源數量增加,反過來講,也增加了該參考來源的引用數。
- 偽造數據:偽造數據和加工數據是視為相同的行為,加工數據(Data fabrication)是根據研究結果來杜撰,而偽造數據(Data falsification)牽涉到變造或忽略數據,以給出錯誤的印象。這種抄襲行為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特別是在醫學研究方面,因為會誤導醫療決策。
- 直接抄襲(逐字抄襲):作者複製另一作者的文字,逐字逐句抄襲,作為自己的文章發表,卻不使用引號將其標出,或是標示作者姓名。通常是針對文字部分,而非全部,這在學術上被認定是不誠實的,雖不常見,但已嚴重違反了學術倫理和遊戲規則。
- 自我抄襲(自動抄襲):作者拿以前發表過的作品,重複使用其重要部分,而未標示作者姓名。因此,這種抄襲類型最可能發生在已發表的研究人員。這種違規行為的嚴重程度一直在爭論中,這要取決於複製的內容。然而,許多學術期刊對作者的作品重複使用的比例有嚴格的標準;為了避免這種情形,許多期刊在進行手稿審查之前,會先藉由抄襲軟體進行比對。
- 改寫抄襲:使用別人的寫作,並在詞句上加以微調或改寫,作為自己的作品。即使詞句不同,但是原意仍然是一樣的。Wiley統計指稱這是最常見的抄襲類型,多發生於學生,因為他們經常對抄襲的規則並不清楚。
- 不正確的作者掛名:不正確的作者掛名或以作者姓名以產生誤導作用,這種沽名釣譽的手法是不被允許的,在亞洲的「論文製造工廠」中很常發生。這可能以兩種方式發生:(A)作者貢獻手稿,卻未得到積分。(B)作者得到積分,卻未貢獻手稿。在編輯手稿而導致實質變化時,也可能犯這種抄襲形態。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在論文發表時確認作者的貢獻。
- 馬賽克抄襲(拼湊抄襲):在自己的研究中插入別人的詞句,可能會很難被發現,這顯然是故意、不誠實的,在文學創作上很容易發生。
- 意外抄襲: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抄襲是沒有藉口的,其後果都是一樣。作者除了多閱讀別人的作品,也要記住如何去避免與之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