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現性研究能增加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嗎?

科學研究人員鮮少期望第一次實驗就能得到完美的結果;反之,通過可重複被驗證的實驗過程,科研人員在歸納或演繹推理的同時,自行修正實驗缺失,直至得出滿意的結論。若是研究不具有可再現性,則此研究應該要被重新審視、修正,而後再次驗證,回到這個所謂的自我修正的循環過程中。

此循環過程如此合理、完善,似乎應證了可再現性是科學研究的終極要義,那麼我們在此還有什麼需要深入探討的呢?

執行時的困難

科研人員在發表研究之前進行再現性研究,不僅可增加研究結果的可信度,更有助於維護自身的科學聲譽。那麼,若科研人員在研究論文發表後,由他人進行再現研究,情況又會是如何呢?

一般來說,當後者科研人員發現原創性實驗結果不可再現後,不會立即檢查原創性研究,而是從自身擬定的再現研究方案著手進行檢查,在確定研究過程無誤後,才轉而驗證原創性研究的結論。此外,若要確立原創性研究結果無法重現,可能還必須與出版期刊交涉,討論是否撤回原創性研究論文。在整個過程中,科究人員所需付出的時間與經濟成本十分高昂。尤其是近來的期刊更偏好於刊登新研究論文,若非十分肯定能推翻原創性研究的結果,並證明其不可再現性,否則從事再現性研究要躍上期刊版面的機率相當低,也因此常被認為是吃力不討好的研究。

聲望就是可信度保證?

科學研究的可信度應該建立在科學的本質之上,但近年來科學研究中,對於聲望的追求遠遠超越了科學公信力。科研人員傾向於假定各領域中聲望較高的那些期刊具備較嚴謹的同儕審查制度,理應能先行揪出投稿論文的錯誤,並拒絕刊登,因此對於已刊登的研究論文,就沒有必要進行再現性研究加以驗證。這樣的心態無非是錯置了信心,將聲譽與科學可信度劃上了等號。

殘酷的大環境

  • 科研人員過剩,加上出版機會太少,再現性研究的公信力已不再受重視。
  • 研究結果的可再現性,尤其是那些結論有悖常理的研究,理應在原創性研究時便進行驗證,但這樣自發要求的科學研究環境已不復存在。
  • 在再現性研究委靡的趨勢下,有悖常理的研究結果往往成為了獨樹一幟的分歧理論。這樣的理論或許更能引起學術界及社會大眾的關注和討論,但由於可供其他科研人員引用的數據十分有限,對科學的貢獻與發展也不如預期。
  • 即便是科研人員進行了再現性研究,並且證明了原創性研究的謬誤,卻可能因為過程太過耗時,而錯過了各家期刊和大眾對於此研究議題的興趣高點,期刊很可能已經將注意力轉往下一個研究了,因此要使其撤回原創性研究論文,而出版再現性研究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綜合上述的種種因素,可見再現性研究的定位膠著,其存在的價值和必要性無庸置疑,但現實中卻難以被執行。即使科研人員費盡千辛萬苦,砸下經費來進行再現性研究,最終往往無法得到相應的回報。

請發表您的意見評論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