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儕審查其實是個幌子?

同儕審查其實是個幌子?

1752年,倫敦皇家學會為了能審查《哲學彙》的投稿稿件,首度創立了〝論文委員會〞(Committee on Papers),自此開始了審查論文(refereeing)和評論論文(review)用於學術論文之上的形式。早期的〝評論〞更偏向於協助編輯選擇論文,而非現代意義上鑒別、審查文中論述觀點的作用,一直是到了20世紀中,同儕審查才發展成現在評論論文和提供作者反饋意見的模式。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上來看,同儕審查是專業人士之間的榮譽之舉

也因此,同儕審查這個步驟,理應不該與任何收費掛鉤。

  • 研究人員進行審查,如同向學術界提供公共服務。
  • 還能在提供服務同時,了解領域中最新的研究情況。
  • 給自己累積論文審查的經驗,幫助完善自己的論文。
  • 簡歷上也好看…。

萬眾矚目的爭議點

在2005年,幾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創建了一個學術論文的自動生成程序SCIgen),彈指之間能生成出資訊工程相關的虛假論文(詳情請見過往文章「scigen-論文生成程序,是福還是禍?」),透過投稿這些虛假論文,他們想證明同儕審查過程從根本上就漏洞百出,期刊和學術會議完全可能接受毫無意義的論文。2014年的一篇報告揭示了百篇被出版的自動生成論文,也使同儕審查制度開始被學術界和媒體近距離審議,究竟期刊們是否真的有在努力審查投稿文章?或是同儕審查只是一個為期刊品質額外加點分數的隨性措施?

 同儕審查圈的誕生

雖說同儕審查的有效性屢遭質疑,卻還是不減研究人員對於拒稿的恐懼感。Nature 期刊於2014年11月揭發的同儕審查圈就是為了完全清除拒稿可能性而產生的舞弊行為,一群研究人員互相勾結審查彼此的投稿論文,最可怕的一點莫過於,期刊編輯之所以能夠看端倪,全是因為審查圈提交審查評論和結果的速度過快(24小時內)才使的編輯對審查品質產生疑心,那麼要是其速度放慢且隨機一些,期刊編輯是否還有辦法能辨別真偽?

 品質每況愈下

從學術研究的發展歷史來看,嚴謹的同儕審查過程本該是學術誠信的象徵標誌,但隨著開放取閱和付費出版模式期刊的誕生,本意雖是推進學術研究的普及程度以及適應新的傳播方式,但隨之衍生的各類偷雞摸狗的不端行為已經不是同儕審查過程能夠阻擋的了,並且,同儕審查的匿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於學術品質的提高,例如想要和審查人員討論其中某評論的觀點就幾乎不可能,略顯老舊的審查方式之所以還存在,估計也就是因為目前沒有與之相比更好更完善的方式罷了,是不是個幌子?大家自由心證了。

請發表您的意見評論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