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的研究成果為何也需要發表?

博士與研究員的生涯是極其艱辛的,失敗和負面研究報告對我們來說也是家常便飯。即便是那些拿諾貝爾科學獎的學者們,在收獲成功前也必定經歷了千百次的失敗。例如,付出的努力不能如願獲得所預期的結果或想要的數據,研究以失敗告終。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得到的負面研究成果該不該發表呢?又該如何對待這些負面的研究成果呢?負面的研究成果有學術意義嗎?回答是肯定的,應該發表。下面我和大家聊聊負面的研究成果發表究竟有何意義。

例如:首先,無論做什麼研究,研究者都要寫作和准備發表。正面的、積極的、成功的研究結果之發表大家都知道,但對負面的、消極的、不成功的研究結果,也應該發表。這樣才能讓大量的研究信息進入廣泛的公眾的視野, 以經驗教訓避免他人重復類似的研究得出類似的負面結果,避免同一學科領域的研究者重蹈覆轍,少走冤枉路,也能有效避免資源浪費。 要是相反,如果這些負面的結果不發表出來,後人不知道前人研究的負面結果,就會重復走彎路,就會造成時間和金錢的浪費,也會多一次讓研究者經受獲得負面研究結果所產生的挫折。從這個意義上講,發表負面的研究結果也是很有價值的。

其次,發表負面的研究成果,是尊重研究者勞動成果的體現。對每一個研究者而言,研究過程都會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投入,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忘我境界。但世事難料,誰能保証自己付出的心血都可以獲得百分之一百的成功?所以,負面的研究成果能夠發表,對研究者而言是一種人文關懷。據了解,2010年就有一本專門發表負面研究結果的期刊創刊。該刊的目的是編輯和發表產生了負面研究結果的試驗或不同於預期的結果, 抑或以前從未考慮過要發表的數據結果。該刊認為,發表負面的研究結果和科學家對負面結果的詮釋同樣重要,並通過這種方式提供一種解決因為太過於強調肯定結果而導致出版偏見問題的途徑。這樣的期刊,這樣的創刊人,對研究者而言,是事業之船遠航途中的避風港。它以一種最有效的期刊形式,慰撫研究受挫的心靈,也詮釋了負面研究成果發表必要性、重要性。

不可否認,我們重視的每一項研究,都會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全力以赴求得成功。有些負面的研究結果發表出來都更具有價值的,可讓後來的研究者有教訓方面的借鑒,幫助他們舉一反三,揚長避短,使更多的課題研究避免失敗錯誤的經歷,取得理想的成績。

請發表您的意見評論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