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最普遍的情況下會與「道德」相互聯繫,而「道德」又與「是非對錯」脫不了干係,在從小到大的求學過程中,是非對錯已經漸漸被視為是生活中的常識,但若研究倫理同為常識,還何必次次討論?又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觸犯倫理的案例?
在近代學術科研領域中,〝無視人權〞和〝無下限的為求結果而進行實驗〞這類的大是大非問題已經不常見了,往往最常受到關注和討論的議題又似乎和自己的研究關係不大,顯少有人會故意抄襲、實驗造假…明知故犯的違背明顯的研究倫理,但往往就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造成了深陷研究倫理兩難局面的困境!
尋找前例
要避免陷入研究倫理困境,絕對需要提早做準備,絕不是等到出版的前夕能臨時抱佛腳的。
多數的情況下,你不會是研究某弱勢群體或特定議題的第一人,這代表著你一定有可參考的前例。不要自以為周全或為了省事而忽略可以借鑑的機會,如果網路上沒有足夠的資料,向倫理委員會或研究機構提出要求,他們一般都願意提供研究人員相應的文獻。
深入研究相關文獻,修改現有的知情同意書、調整參與方式、實驗計劃和實驗模型,花時間考慮與研究相關的、卻未必黑白分明的倫理難題。
保持警惕自覺的狀態
警惕與自覺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在有多人共同參與研究項目時,對於知識產權和作者權的商議需要越早明確越好,這需要一定程度的警惕和自覺;在面臨多重角色的情況下(例如研究人員既是導師又是實驗室負責人),或有未產生不利影響的(公正的監督與指導),或有損害成果的(權力差異造成潛在脅迫),這也需要警惕和自覺。
按照規則、尊重保密
這一部分更多的是對於法律和條款的理解程度和執行情況。即便是簽署了知情同意書,通知過程如何確保仔細無疏漏?匿名方式和保密程度是否最適合?為了讓實驗數據符合模型而對不確定性高的外在條件參數進行人工取值?
這些看似沿小的 灰色倫理問題常常會造成研究成果出現滾雪球似的錯誤,更甚者造成研究倫理的全盤淪陷,為了確保不觸犯倫理邊界,還是待在道德高點並且引以為榮,也不要圖一時之快最終悔不當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