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職,已成過去式了?

在學術路上,能有一份終身職,除了保障之外,更是肯定。但時至今日,終生職已經是過去式了?

1.何謂終身職?

終身職的英語單字Tenure來自於拉丁語的tenere,意即停留或保有。在學術研究機構的終身職位可以追朔回18世紀,當時是為了讓科學研究人員在宗教學校中還能擁有學術自由而提供的職位。但是要能夠得到如此鐵飯碗談何容易?一個終身職的試用期最長可以到十年,並且不少研究機構要求申請終身職人士要經過一個終身職軌道(TRACK),但進入終身職軌道不等於就能保證永久聘用,只是說你開始了一連串的試煉過程,必須要一連幾年都表現出色才可能繼續。

2. 誰玷污了御賜金牌?

〝出版或滅亡〞文化之下,科研研究人員要是能夠在研究教育機構中得到終身職,這簡直就像是得到了御賜免死金牌一樣,是針對有一定聲望和能力的研究人員才有的殊榮,不僅僅讓進行研究沒有了後顧之憂,還擺脫了研究題目符合不潮流、出版可能性低這類的違背高等教育研究精神的束縛。

光是想像都很美好的職位和制度,在現在的經濟現狀之下,還能繼續保持它的聖潔形象?….很難。

  • 當預算必須被縮減的情況下,不少研究機構必須向經費低頭,資深和學術名望也無法提供永久職位的工作保障。
  • 終身職人員常面臨〝生產力低下〞的批評,尤其是與較為資淺的研究人員相比時更為明顯。
  • 另外一個常見的批評,終身職人員較不願意接受新科技,與時代有脫節的傾向。
  • 根據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的統計(According to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 AAUP) ,在所有大學教職員工中只有35% 在終身職軌道上,  25%終身職,另外10%還在試用期。

3.終身職很昂貴,怎麼計算投資報酬率?

這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終身職的誕生就是為了保證學術自由,保證不受到當時宗教和權威人士影響而左右了研究的進行,若是放在近代,那就是要讓終身職研究人員不受出版為中心的體制影響,然而,在所有研究機構也有其〝業績〞的評比的情況下,要在做預算時將薪資直接無視績效被保留給永久合同員工,又該用什麼方式來評估終身職教職員的〝生產力〞?以及投資在他們身上的〝投資報酬率〞?

4.避免走極端路線

要不然就終身職要不然就全部看出版物數,這兩者極端之間的平衡還是很有可能達到的。提供一點激勵機制給表現出色的教職研究人員,數年可續的合同和一些不錯的福利附加條件等,足以激勵研究人員對研究機構保持些忠誠度了。更何況,現在不少研究人員也不願意長期待在同一個研究機構裡,為了追求更合適的研究經費和研究課題而選擇轉換研究機構的情況也是常有的。

5.目前較合理的方式

近年來多數研究機構更傾向於採用較為折衷的處理辦法,5至7年的聘用合同配合較為嚴謹的評價標準,這樣一來學術自由程度有了一定的保障,也能夠杜絕外界對於研究成效不彰的人員躲在鐵飯碗的保護下不事生產,外界批評的悠悠眾口能夠被制止,研究機構的薪資預算計畫也比較能裡直氣壯的為優秀的研究人員撥出相應的經費。

請發表您的意見評論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