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宏觀的角度來看,指導一個較資淺的研究人員是作為一個科學家所必須承擔的責任,其最終目標是指導資淺研究人員學習至能獨當一面進行研究。一個全面的指導內容包括:分享知識與技巧、監督其研究內容、幫助拓展其研究人脈、協助其研究人員生涯規劃…。當然,以上內容如果你有教育部或其他研究機構相關的規章,這還能繼續寫好多頁,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事實證明,不論教職員手冊或規章制度如何詳細,也無法清楚寫出人與人之間傳遞知識確切的方式,尤其在此階段,遠遠超出了基礎教育的範疇,這個階段更多的是研究、教學和服務之間的平衡。
[加碼推薦: 公眾參與對於學術研究的影響]
發展出專業合作關係
台灣相比大部分歐美的高等教育,在師生的相處上一貫延續著尊師重道的美德,但在此階段卻也有得必有失的忽視了專業的合作態度。不少在歐美的研究生已被視為新進研究人員,而非單純學生身分,師生間的指導關係更偏向於專業的合作,在指導的同時這也帶給新進研究人員轉換態度的思考,也提供與未來獨立研究更加接軌的模式。
同儕審查是必經之路
同儕審查是目前學術領域中最常見也勢必經的過程,然而台灣教育體制中較少在研究人員新進之初提供相關的經驗。太多資淺研究人員依賴指導老師的存在,無法系統且客觀的自我評價甚至是相互評價,導致進入獨立研究階段初期四處觸礁且不適應,同儕審查的重要性不應該被指導老師的存在給取代。
開拓研究人員眼界
不得不提及,在台灣,有不少初階研究人員踏上研究的道路未必出自於對科學的熱愛,而是對於進入社會的不確定感,持續進修可能只是為了學歷或其他原因。作為指導老師,也許喚起初階研究人員的研究熱情不是首要之務,但若能提供更多領域內的可能性,展望世界趨勢以及更多不局限於完成學業的其他關注點,或許會改變一個研究人員的整體未來規劃,反之只關注於一紙文憑,那也沒什麼值得指導的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