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學術會議幫助研究生涯

有研究人員把學術會議發表論文的第二途徑,有人認為會議為研究人員必修課,更有人聞會議而逃之夭夭。平心而論,不論是國內或是國外的高等院校,多數對於學術會議的意義以及與會前該做的準備都十分懵懂,全憑個人理解和經驗累積。但要是真打開天窗說亮話,許多的國際會議,要是參與會議時缺乏對於會議內涵真正的理解,有許多可能可以幫助研究生涯的機會,就會白白的被錯過了!

資訊交流不分層級

許多較為資淺的研究人員,初來乍到學術會議現場,總覺得自己資淺而不敢與人交流,或是認為到學術會議現場就是做筆記去的,這樣的心態可能導致整場出席形同到此一遊的到點打卡。

不論是在簡報過程中提出與自身研究相關的問題,或是有目的性的吸收和了解最新的業內研究趨勢,還有場外的短暫交談,十分鐘的對話可能帶來比一小時會議更具有切身相關性的資訊也不一定。

拓展人際網路

不少MBA學生入學後第一件事情,便是印名片並且極盡所能在各式場合拓展人際網路,其中的重要性是很多其他學術領域認知中所缺乏。當然,這裡不是建議見人就以名片轟炸,而是除了做簡報、參與研討之外,擴大接觸不同單位的研究人員,建立融洽的關係,再加上第一點提及的資訊交流,或許就有未來進一步聯繫甚至是合作項目的機會。

這類的例子在國際會議中是數不勝數,從所謂的小對話〝SMALL TALK〞到尋找在領域內共同的興趣點再提到項目等較正式的話題,這可能就源自於拿咖啡時,打招呼互換的那一張名片。

增加曝光率

學術會議是研究人員與行業內人士固定碰頭的場合,也是最新資訊和業內近況更新的好時機,作為研究人員,如果能有成果可以發表那不啻是一個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機會,人總說〝一回生、二回熟〞加上〝見面三分情〞,在學術會議也是一樣的,遊說項目合作機會或是尋找研究生涯的下一春。

歸根結底,一年幾次、就短短數日的會議,它可以是個例行公事,也可以是提昇職業生涯的契機,至於怎麼做就看自己了!

請發表您的意見評論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