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正面臨著研究誠信的危機?
科學研究中的誠信究竟有多重要?若是你從沒思考過這個問題,那麼現在是個好時機!
從古至今,科學研究的整個體系運作都建立在信任之上,古代醫生與病人說他在某個病例上有經驗,開刀切除或是吃某種植物病就會好,病人全憑信任讓醫生進行治療;科學家做實驗發佈結果,民眾相信其結果而改變生活方式,也是憑藉著對科學家專業權威的信任,知名研究機構和權威期刊的運作依托著大眾的信任,失去這樣的信任將會有非常深遠的可怕影響。
安全網漸漸消散
說到誠信,其英文自integrity來自於拉丁文integer, 意即完整、全。
研究結果之所以能夠被信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樣的信任是對於整個研究過程的信任。由於科學研究在於不斷創新和發現,沒有一個完整的機制能監控一切,所以科學研究領域中使用的措施更像是〝安全網〞,例如:同儕審查、數據透明、立法監督這類的防範機制來檢查而非監控,但如果連安全網都不能良好運行時,我們作為想要初淤泥而不染的科學研究人員該怎麼辦?當面臨假的研究結果、假的數據、假的同儕審查過程、假的作者、假的期刊甚至是假的研究會議時…
買者自負 (CAVEAT EMPTOR)
目前的作法已經漸漸向〝買者自負〞或是〝買家當心〞的方向發展,簡單的說,審核數據和研究結果的正確性是研究人員的責任,關於研究團隊、成員、研究理論假設、樣本、研究經費來源這些相關內容也需要自行進行調查,甚至是相關的驗證研究和驗證失敗後原先研究人員所作出的反應等等。
其他可能的解決方案
當然了,做好完整的調查不代表一切就沒問題了,還有許多研究所涉及的其他方沒有涉及,以下有一些建議的解決方式:
- 建立一些道德準則和準則不被遵守時的財務懲罰
- 保留一部分研究經費來複製研究以驗證研究
- 向重複研究的機構要求完全透明的數據分享
- 當複製研究失敗時,要求正式且即時的反饋
- 向期刊要求足夠篇幅來出版複製研究的相關內容
- 小範圍內設立一個觸手可得的同儕審查系統,一個包含了認證系統和支付審稿的小型公平監督體系
看到這裡,不少人可能會批評:真要這樣的話,進行任何研究就要耗費更大的精力和時間才可能開花結果阿!此時真正的問題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是除非我們能夠信任研究數據和研究成果,否則投入再多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