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姓名變成數字-ORCID的衝擊
姓名算得什麼?雖然莎士比亞覺得玫瑰就算換了名字仍一樣芳香,但研究人員可不會這麼想。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能獲得認同,不希望他人盜用自己的努力成果,也不願奪走別人的心血。這在今日的學術出版界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如果你有個像是William Stevenson的一個很常見的名字,很有可能會有人用相同或足以造成混淆的名字出版論文。我居住過的任何城市都有好幾個 William Stevenson,如果我有一天想寫小說,我必須想一個筆名,因為已經有一位名叫William Stevenson的暢銷作家。
在學術出版界中,這個問題在亞洲特別讓人困惑,因為許多研究人員的名字都很類似。根據 Nature期刊的統計,在2011年有3926篇論文作者的名字都叫做 Y. Wang,平均一天超過10篇。而姓 Chen,Lee,Zhang 和 Li的作者的數量也不逞多讓。所以我們到底要如何辨識作者的真實身分呢?
其中一個解決辦法是使用2012年10月啟用的 ORCID(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研究人員及投稿人公開資料庫),其目標是分派給所有研究人員或機構一個獨特的16位數辨識碼,讓他人能辨識該篇論文究竟是哪位Stevenson或 Lee的工作成果。ORCID對個人會員是免費的,只需要輸入自己的名字和電子郵件就能註冊登錄。研究人員也能在網站上提供自己的論文,會員資格以及其他資訊。之後ORCID就能成為一個永久性的身分,並能與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與研究所得之資料相連接,以及追蹤所有研究成果,將ORCID變成一份數位履歷。
機構或出版社需要付出高昂的費用才能成為ORCID的會員,規模最大的組織需付高達$25,000美金的會費。ORCID的會員包括最具聲望的出版社和大學,例如Elsevier,Springer,Nature, Wiley,Cornell 以及 Caltech。資助單位也已開始對申請補助之研究者要求ORCID,專業協會也開始將ORCID包括在會員資格更新的條件中。自2014年8月15日為止,ORCID已有838,549位會員。有些像是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的大型機構仍在觀望ORCID究竟是會成為下一個 Facebook,還是MySpace。
我完全支持使用ORCID的服務,並鼓勵所有的研究人員都申請成為會員。或許在十年內,一個世界通用的身分辨識碼會跟電子郵件網址一樣普遍。
一起來看看我們的專家對ORCID的看法。
我們的專家針對出版後同行評審之意見
專家1
必須要受到廣泛採用,否則使用程度有限。
ORCID對全球的研究人員來說是很實用的工具,尤其是擁有像是Smith,Wu,Yan,Cohen 或Wei等等常見的姓氏或名字簡寫的人來說。ORCID也能幫助他人在有不同習俗的文化中(例如西方和東方文化)分辨姓氏和名字。但是,ORCID的推出有發生一些問題,可能要等到廣泛採用後實用性才會增加。例如,世界所有的期刊都必須使用該服務,使用者才會對辨識研究者或論文感到信心。美國的學術界已採用eRA Commons作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補助經費的辨識碼,而該機制與ORCID的關係發展仍有待觀察。
專家2
設立一個有組織性的學術出版紀錄以及提供機會給每一位作者建立獨特且具永久性的個人檔案是重要的一步
我在UCL擔任計算化學研究員時,雖然我只出版過8篇論文,但WoK上卻有我出版過20篇論文的紀錄,我還記得我那時候的驚訝。在接下來的一秒鐘,我感到有點自豪,但之後懊惱的感覺取而代之,有另外一個跟我同名同姓的作者,對於想要引用論文的其他科學家會造成困難。
雖然搜索需要完全正確的姓氏和名字首字母,在WoK上搜尋作者的名字通常會跑出一長串的論文清單,領域從生物到地球物理學都有。我還曾碰過另一個問題,我曾經試圖搜尋我的主管在婚前所寫關於材料造模的論文,我花了很多時間,最後還是需要她告訴我她原本的姓氏才搜尋到。
ORCID平台所提供的作者辨識碼是建立組織性學術出版紀錄的重要一步。其開放原始碼的特性也能確保學術界和媒體都能簡單地獲得資訊,能夠幫助社會大眾更了解科學研究的成果。
ORCID已被像Nature Publishing Group及 Wellcome Trust等位於全球領先地位的組織或慈善機構採用,能提供給研究人員在版權保護作用的架構中建立獨特且具永久性的個人檔案的可能性。另外,ORCID也能提供給研究人員及其他機構使用開放性來源的機會。
專家3
這種系統能防止例如資料造假或抄襲的違規行為被加諸在錯誤的人身上
我覺得這種服務應該早就要實施了。現在的網路設備如此先進,加上學術論文作者人數之多,尋找某個作者的論文應該要更方便快速。現今的訊息量非常大,訊息區分速度需要加快,以便減少搜尋所需的時間,進而增加實際使用訊息之時間。對研究人員來說,ORCID占了ISNI會員的百分之十以上。我想有些人會對於身分被簡化成一個數字感到不舒服,但我覺得這種負面看法並不合理,因為絕對不會有人在會議中用數字來介紹主講人!補助款匱乏與年資需求增加造成研究環境中的激烈競爭,使用精確的身分辨識系統的一個優勢是能夠防止例如資料造假或抄襲的違規行為被加諸在錯誤的人身上。ORCID可被用來辨識出假冒的審閱者。審閱者的身分只有出版社知曉,所以出版社有責任確定他們真正是該領域的專家,而假冒的專家是不會有ORCID的。因此,ORCID最主要的功用是預防不道德的行為被加諸在錯誤的研究人員身上。
專家4
這個平台具高必要性…但如果無法將研究人員所有的研究成果連結到他們的ORCID,這個平台就只是個行政方面的麻煩。
ORCID平台有其必要性,能夠將研究人員跟他們的研究成果相連接,並幫助分辨姓名相同的研究人員。出版社,研究中心,學生和研究人員都能將他們的研究成果連結到他們的個人代碼。
ORCID所面對的挑戰是增進這些鑑別號碼對學術界的實用度。如果無法將研究人員所有的研究成果連結到他們的ORCID,這個平台就只是個行政方面的麻煩。目前有些主要的出版社在收到原稿時會要求提供ORCID號碼,但是全球仍有許多學術出版社並未採取這項措施。許多大學也已發展出不同的索引方式測量人員的研究成果,而補助單位單位的評鑑方式也彼此不相同,使得ORCID無法有效成為一種可用來追蹤,評量以及報告研究成果之通用工具。
ORCID是第一個試圖將研究成果與其研究者相連結的通用工具,而大型出版社的支援會成為其未來擴展的助力。但是,距離研究人員與學術機構能真正從此措施受益仍需要大量的努力。
專家5
將作者的姓名轉為數字系統相當有幫助…中國與韓國的姓氏是世界上變化最少的,各只有4100和250個不同的姓氏。
研究人員在引用論文時最常發生混淆的事情之一是許多作者的姓名相同,尤其是來自東亞的作者。根據統計資料,中國與韓國的姓氏是世界上變化最少的,各只有4100和250個不同的姓氏。在韓國,有21.6%,14.8% 以及8.5%的分別姓Kim,Lee和 Park。至於在中國,則有7.25%的人姓Wang,7.19%的人姓Lee,還有許多人姓 Zhang或 Chang。另一方面,世界上姓氏最多元化的國家則是美國(150萬個姓氏),義大利(35萬)和日本(30萬)。
根據上述,如需引用來自中國或韓國作者的論文,使用像是ORCID的數字辨識系統能有效地避免混淆,也能讓引用論文更省時。就算研究者並非來自那兩個國家,不同的作者還是有可能有相同的姓名。例如,某些日本的不同姓氏可能會有相同發音,而只是漢字的寫法不同。
總歸來說,ORCID或ISNI系統具邏輯性和科學性,推動成為學術界標準是有其必要性的。
專家6
ORCID…將研究活動與成果利用辨識系統連接起來進而增進透明度。
由於研究格式與國際資訊系統的多元化,以及研究人員姓名的複雜性,將研究人員與其成果連結起來相當具挑戰性。ORCID系統會分派給每一位研究人員一個16位數的獨特且固定的號碼做為識別。該個人辨識碼可用來分辨不同學科,機構與國家的研究人員。每位研究人員都會擁有自己的識別碼,讓搜尋他們的研究成果變得簡單,不論是文章,實驗或是專利等等。除了簡化輸入和擷取資訊的過程,ORCID也能用將研究活動連結至結果的方式增進透明度。
ORCID和 ISNI正在合作提供標準化辨識代碼。ISNI已經預留了一批號碼給ORCID以避免代碼的重複使用。雖然ORCID和ISNI包含的資料,規則,服務,和使用族群都不同,兩者的目標卻很類似,也就是將研究者與他們的研究成果用透明公開的方式連結起來。
專家7:
以一個能將作者資訊在組織間傳達的行政工具來說,獨特辨識碼資料庫能促進準確性和方便度。
在研討會進行交流時,研究者的姓名和長相都能幫助彼此記得曾參與過的重要研究,所以姓名並不常造成混淆。在搜尋論文和引用時也不常造成混淆或致謝時發生錯誤,因為作者的名字總是與國籍,機構或電子郵件等可辨識資訊相關。不過,以一個能將作者資訊在組織間傳達的行政工具來說,獨特辨識碼資料庫能促進準確性和方便度。此外,取得作者的完整資訊也能確保補助,專利與論文提交的透明公開,避免利益衝突。但是,以一個完整的研究成果資料庫來說,ORCID主要可用來宣傳研究者的成就,並作為如LinkedIn等專業社群網站更加詳細的補助工具。